彼得原理
每個組織都是由各種不同的職位、等級或階層的排列所組成,每個人都隸屬于其中的某個等級。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?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升的相關現象研究后,得出一個結論:在各種組織中,雇員總是趨向于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。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的原理。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: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后,卻無法勝任;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,而無所作為。對一個組織而言,一旦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其不稱職的級別,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于事,效率低下,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,發展停滯。因此,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升的企業員工晉升機制,不能因某人在某個崗位上干得很出色,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。將一名職工晉升到一個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,不僅不是對本人的獎勵,反而使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,也給企業帶來損失。
酒與污水定律
酒與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,得到的是一桶污水;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,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。在任何組織里,幾乎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,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。最糟糕的是,他們像果箱里的爛蘋果,如果不及時處理,它會迅速傳染,把果箱里其他蘋果也弄爛。爛蘋果的可怕之處,在于它那驚人的破壞力。一個正直能干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,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。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,是建立在相互理解、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,很容易被侵害、被毒化。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,破壞總比建設容易。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,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。如果一個組織里有這樣的一頭驢子,即使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,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。如果你的組織里有這樣的一頭驢子,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,如果你無力這樣做,就應該把它拴起來。
木桶定律
水桶定律是講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,這完全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。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,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,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,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。水桶定律與酒與污水定律不同,后者討論的是組織中的破壞力量,最短的木板卻是組織中有用的一個部分,只不過比其他部分差一些,你不能把它們當成爛蘋果扔掉。強弱只是相對而言的,無法消除,問題在于你容忍這種弱點到什么程度,如果嚴重到成為阻礙工作的瓶頸,你就不得不有所動作。
馬太效應
《新約;馬太福音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:一個國王遠行前,交給3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,吩咐道:你們去做生意,等我回來時,再來見我。國王回來時,第一個仆人說:主人,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,我已賺了10錠。于是,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。第二個仆人報告:主人,你給我的一錠銀子,我已賺了5錠。于是,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。第三仆人報告說:主人,你給我的1錠銀子,我一直包在手帕里,怕丟失,一直沒有拿出來。于是,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,說:凡是少的,就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過來。凡是多的,還要給他,叫他多多益善,這就是馬太效應,反應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,即贏家通吃。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,馬太效應告訴我們,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,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。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,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,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。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,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,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。
零和游戲原理
零和游戲是指一項游戲中,游戲者有輸有贏,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,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,零和游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,主要是因為人們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游戲類似的局面,勝利者的光榮后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。 20世紀,人類經歷兩次世界大戰、經濟高速增長,科技進步、全球一體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,零和游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。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。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。但從零和游戲走向雙贏,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,在合作中不要小聰明,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,要遵守游戲規則,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,最終吃虧的還是合作者自己。
華盛頓合作規律
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,兩個人互相推諉,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。多少有點類似于我們三個和尚的故事。人與人的合作,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,而是要復雜和微妙得多。在這種合作中,假定每個人的能力都為1,那么,10個人的合作結果有時比10大得多,有時,甚至比1還要小。因為人不是靜止物,而更像方向各異的能量,相互推動時,自然事半功倍,相互抵觸時,則一事無成。 我們傳統的管理理論中,對合作研究得并不多,最直觀的反映就是,目前的大多數管<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