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們關注共享經濟中的另外一種業態,共享服裝,它分成日常服裝和禮服兩大品類的租賃。2012年共享服裝開始在國外爆發,出現了幾家拔尖的共享租衣平臺,而近些年,國內的共享服裝經濟也慢慢發展起來。馬上過年了,禮服類的租衣生意是否比往常更好一些呢?
節前禮服租賃迎來旺季競爭激烈盈利難
春節馬上來臨,隨著各大公司年會的增多,不少企業職員租賃禮服把自己打扮一番,或參與演出或加入聚會;同時,春節的來臨也開啟了傳統的結婚旺季,為了節約時間和空間,不少女士朋友會選擇到城市里的婚紗禮服店進行服裝租賃。
鄭小姐深圳消費者:馬上要結婚了,所以今天過來這邊,然后選一套自己的結婚用的禮服,然后選了一套龍鳳褂。我選擇的租,然后這邊是三天租的,一套的話是2500塊錢。
粟小姐深圳消費者:定制的話,可能幾千到幾萬,如果說要品質比較好的,就是幾萬塊錢價格很高,租的話是幾百到幾千塊錢的衣服就已經很不錯了,這個時候我覺得選租比較劃算一點。
梁泊莎,2015年開始和伙伴一起打理深圳的這家婚紗禮服店。傍晚時分,短短一個多小時,她已經接待了四五位前來租用禮服的客人,她說年底的確會忙一些,但是總體來說,這個行業因為競爭激烈,這些年也不太好做了。
梁泊莎深圳JOSHA婚紗禮服店品牌設計師:輕禮服的話就是1000(元)以下500(元)以上,然后一般的禮服就是1000(元)左右,然后比較重工的話就是4000(元)左右,從2015年開始,然后我們就前兩年的增長是比較快,然后這兩年的話可能是同行開的也比較多,然后就增長緩慢一點。
拍攝期間,趕上梁泊莎的朋友成女士來找她,作為同行,她也提到了行業這兩年年的艱辛。成女士特意把自己店里有待出租的結婚服裝龍鳳褂帶了過來,希望借著朋友店里今天不錯的客流量,提高衣服的出租率,從而達到資源共享。
成曉瑜深圳某婚紗禮服店負責人:現在店也開得會比較多,我們的服裝大部分很多時間都閑置的,所以我希望拿那服裝過來,可以給她店里面更多的一些展示,能出租率能更高。
在廣州中心區,記者見到鄒峰時,他介紹說年底是比平時忙碌些,企業在全國開了60多家店,每家店配備了300-500件晚禮服和小禮服,這在同行中算是服裝總量較多的,但是3年下來,禮服的采購和維護成本居高不下,企業還是沒能實現盈利。
鄒峰廣州我來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:固定的會員數量就十萬,它是一個流量概念,真正的會員也有兩三萬會員了,這個會員對于我來裝平臺未來的發展過程數量還是不夠的。目前來說每個店從賬面上三張表來看是沒有盈利的,都是虧損的。但是目前我們的投入的主要是后臺投入,前臺經營投入是沒多少的。
日常服裝租賃加速洗牌大量企業倒閉關門
婚紗和禮服的租賃普遍為低頻消費、規模相對較小且分散,與之不同的是,如今的日常服裝租賃則把業務拓展到了互聯網平臺上,這些年國內陸續涌現出多啦衣夢、衣二三、女神派等共享租衣平臺,國內格局基本進入穩定發展期。但是,對于這些企業來說,它們的日子又過得如何呢?
2015年開始,國內市場出現了不少共享衣櫥平臺,也有一些平臺由禮服租賃轉向日常服裝租賃,有的企業將服裝租賃業務遷移到互聯網平臺,也是看中了互聯網在營銷層面的獨特魅力。這其中,除了本土的租衣平臺,也不乏這兩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。
鄧敬來托特衣箱(中國)聯合創始人:我們現在每個月的會費是499塊錢一個月,然后客人是可以每次都可以拿到三件衣服和兩件的配飾。然后她們只要她們還了,她們又可以再拿另外的三件衣服和兩件的配飾,||在過去的三個季度,我們平均每個季度的會員量都在大概50%左右的速度在增長。
鄧敬來說,他們的團隊有專業的著裝顧問,把不同款式的衣服和配飾搭配好,再將這種成套的服裝租給客戶,客戶只需要通過APP,繳納固定月費,就可以無限次地享用租衣服務,還衣服只要把衣物快遞回公司,他們再把穿過的衣物送往干洗中心,進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,就可迎接下一個會員的下單。但記者嘗試詢問企業的盈利狀況時,很多都表示不方便透露。
董嘉鵬中國服裝協會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:共享服裝的主要定位的產品有兩個受眾群,一個是有臨時需求,但沒有購買需求的這樣一個群體;第二個是能夠希望用更低的價格享受更多服裝的這樣一個群體,其實這兩個群體總體來說還是全社會的一個小眾。共享服裝,因為需求受眾很小,所以盈利能力有問題。
其實,除了頭部的一些共享衣櫥平臺還在頑強地開拓市場,這些年來,已經有不少的共享服裝企業陸續退出,它們或倒閉,或改變了企業的主營方向。王軍軍,在服裝行業從事了13年,前幾年,他的一位朋友找到了他,希望能一起從事共享服裝的生意,于是,王軍軍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負責企業商業模式的搭建,后來,他們放棄了常衣共享這塊的業務。
王軍軍某服裝企業業務運營官:我們發現在經營當中,我會面對遇到很多難以跨越的障礙。你像服裝,它直接接觸人體的皮膚,所以說每次的話你要做消毒,包括其干洗的一些售后,所以再加上你如果款式比較少,別人的選擇面比較少的話,她們(客人)也不太愿意去接受這個業務。
無獨有偶,在福建廈門,黃安妍,作為一家形象設計企業的負責人也告訴記者,幾年前他們就開始嘗試日常服裝的租賃了,剛開始客戶都覺得很新鮮,可是慢慢問題就出現了,大部分會員只能接受新衣服,所以導致企業積壓了大量庫存,資金周轉困難,最后只能停止了日常服裝租賃的業務,轉向以形象設計為主的營業模式。
黃安妍福建廈門禧芙4D形象空間創始人:成衣這邊的共享,我剛做了三個月就砍掉沒有做了,是因為有很多人就不愿意穿別人穿的衣服,我們當時的成衣已經做到500套的規模,其實還算比較大了。
國泰君安證券的統計顯示,共享服裝行業經過幾年洗牌期后,大量企業倒閉,被迫改行。目前重要參與者已經基本穩定,主要有:衣二三、女神派、托特衣箱、衣庫、美麗租。除包月收費外,這些平臺也通過二手服裝銷售、延展外圍電商的體系來構建多方位的收入渠道。
衛生成共享服裝痛點企業多元化應對
相比禮服租賃,日常服裝租賃的受眾更寬,日常服裝租賃成為租衣平臺的主流,美國租衣鼻祖RTR就是在開啟日常服裝租賃以后才實現盈利的。盡管目前大部分租衣平臺還沒有盈利,國內的租衣平臺還處在培育客戶的階段。這個行業面臨的發展瓶頸有哪些?相關企業又是如何積極應對的?
采訪中記者發現,日常服裝租賃目前面臨的發展難題還不算少:年輕人追求個性化和企業供應能力不足,巨大的物流和售后的洗滌消毒成本。業內人士表示,首當其沖的還是共享衣服的衛生問題。據統計,共享租衣平臺每件衣服大概會流轉20-30次,包月租衣平臺上的流轉率則更高,這就意味著這些高流轉率的服裝將面臨著更多衛生方面的問題。
粟小姐深圳消費者:我覺得貼身的衣物還是自己的比較好,比較日常的一些衣服,別人穿過了最后怎么樣,我覺得不是太容易保證的。
鄭小姐深圳消費者:對我來講我還是個人我還是挺放心的,但是也有身邊也有朋友她不太愿意接受這種,她可能總會覺得這個衣服是別人穿過的,然后她會總對衛生這方面她會有擔憂。
面對消費者最關心的服裝的衛生問題,企業紛紛表示,目前租出去的服裝回來后會馬上送到合作的干洗店,有的企業也建立了或者正打算建立自己的干洗消毒中心。
鄒峰廣州我來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:我們今年就要做整個的全國的一個服裝管理中心,完全我們獨立投資,服裝管理中心除了干洗以外,我們還要對一些小禮服和一些大的禮服的修復,這是我們后臺一定要做的。
鄧敬來托特衣箱(中國)聯合創始人:我們最近推出了一個用食品類的一種清潔標準,用一種集約化的工業化的模式來做了密封式的臭氧的清理過程。它是通過一種氣體來去做瞬間的這種殺菌的消毒。
速途研究院2017年底發表的報告顯示,從2016年到2020年,我國服裝市場規模每年有10%左右的增速,到2020年將突破2萬億元。巨大的服裝市場空間為“共享衣櫥”提供了肥沃的發展土壤。羅建光,他所帶領的團隊的日常工作就是收集會員的反饋。會員在體驗完衣服后,會針對是否合身寄回詳盡的反饋表,他們則根據每套衣服身上的200個統計數據,通過算法的改進升級,以確保這位用戶今后拿到衣服的合身率能夠持續提升。
羅建光托特衣箱(中國)首席技術官:過去的一年多時間,我們把合身算法改變了非常多,改進了很多。從一開始可能用戶每收到四五件衣服,就會有一件不合穿的這件衣服,就相當于浪費了。現在的話我們通過算法的優化,現在可能每十件二十件衣服里面才會遇到一件衣服可能合身有問題。
在拓展渠道方面,從通過大數據提升客戶體驗感以增加對平臺的粘性,還有的企業也通過一條龍的方式,來增加會員數量,從而多渠道增加自身收入,這其中就包括服裝租賃中贈送免費化妝、形象搭配、會員可享用有折扣的美容美體服務,還有的,則是通過沙龍的形式吸引客人到店消費。
黃安妍福建廈門禧芙4D形象空間創始人:我一年做了99場的公益沙龍,每一次沙龍都會有人來,最低會20個人多的時候會50個人,大部分客戶都通過沙龍來做引流。
企業陸續獲融資強者恒強行業前景不明朗
雖說國內共享租衣的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,但2016年后,共享衣櫥項目開始接連受到資本關注,獲得大筆融資。具體情況如何?這是否意味著共享租衣平臺的發展具有可行性?我們從中又可以發現哪些投資機會?繼續看報道:
2018年下半年,會員制時裝共享平臺衣二三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,由阿里巴巴戰略投資,而之前的C輪融資,是2017年的9月,阿里巴巴創新投等投資的5000萬美元。成立短短兩年多的時間,先后獲得多輪融資,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、軟銀中國資本、紅杉、金沙江創投等等,累計融資金額數億美金。同樣在2018年下半年,女神派獲得B輪及B+輪融資達3000萬美金,大大超過其在2017年2月份獲得的1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,同時,衣庫也于2018年完成8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;此外,2017年3月份,多啦衣夢獲得由君聯資本領投的1200萬美元的A+輪融資。2017年,整個行業的融資近6個億人民幣。
張波深圳市德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:這四個共享衣食住行其實開始的時間都差不多,我們看到在美國都差不多從2009年開始的,那么到現在為止為什么只有食和行這塊成功了,那么衣和住這一塊都是很小的企業,而走得也,目前走得都是磕磕絆絆的,那么也是這方面的原因,所以我對這個行業整體上也還是比較謹慎的。
業內人士表示,從最近公布的數據來看,行業的前三家拿到了相對較大金額的融資,因此可以看出共享服裝行業已慢慢進入到強者恒強的階段。行業已經完成了洗牌期,剩下的是相對有著優質運營能力和大量數據資源的企業,行業或將在投資機構的助推下,迎來增長期。
董嘉鵬中國服裝協會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:普通消費者應該更關注投資這一類企業的已經上市公司和實體企業,像阿里嘗試著對衣二三的投資,既完成它的整個企業的版圖設計,其實也實現了它自己的一個服裝體系的再閉環的問題,因為它有它的供應能力和它數據的消費能力,可能這是一個可以關注的機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