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屆江蘇國際服裝節期間,“江蘇國際服裝·家紡·科技博覽會”展出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紡織服裝裝備,“綠色、智能、環保”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三大趨勢,是紡織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“數字”驅動產業轉型
走進“江蘇國際服裝·家紡·科技博覽會”展館,三維人體掃描、云端人體數據測量、虛擬試衣等智能場景隨處可見。相較去年,智能裝備展區面積整整翻了一番,一站式“智造”流水線引人矚目,展現“工業4.0”雛形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東華大學教授俞建勇認為,身處智能制造的時代,智能化、柔性化、自動化、網絡化是服裝企業必須要走的道路,而這一切的基礎和前提就是數字化。
一塊小小的RFID卡,引爆服裝行業新發展。在博覽會上,一套海爾“衣聯網”系統展現了行業未來方向。將每件衣服植入一張RFID電子標簽,通過“衣聯網”生態,對企業來說可提供衣物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;對用戶而言,可獲得從購買到洗護的全流程體驗。“比如你衣服放在同樣植入RFID的洗衣機里,它能夠精準識別衣服上RFID的標簽,了解每件衣服的具體使用情況,讀取每件衣服的特點、銷售情況、清洗次數、使用次數等一系列信息。”小乙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宗清說。
江蘇德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東介紹,通過RFID卡,還可把整個工廠里的人員、訂單、設備全部連接成一個系統,工人只要刷卡作業,后臺就能精確掌握工人做了什么訂單,自動核算工資,“如果工人對自己負責的工序還不熟悉,直接刷卡就能調取視頻、圖片,進行自主學習。”
“以往流行趨勢的發布一般來自經驗缺少數據支撐,今后品牌商通過讀取RFID信息即可知道用戶穿衣頻率,捕捉大眾喜好傾向。海瀾之家智能儲存中心采訪時相關負責人介紹,海瀾之家在與海爾衣聯網合作后,通過“以銷定產、以銷定配”,庫存周轉一舉提升30%,用戶流量和收益分別提升18%和15%。
綠色環保成為行業主旋律
當服裝熨燙“邂逅”智能變頻加熱蒸汽發生器,會發生何種“化學反應”?通過“變頻輸出”,當升騰的蒸汽量越大,功率越大,“這是應用電磁感應原理,把爐膽里的水加熱,速度快、熱效率高,是普通電鍋爐的6-7倍,省電又省心,可以助力企業綠色轉型。”常熟志遠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志愿說,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,綠色發展,愈發成為行業主旋律,一場紡織服裝業的綠色制造變革正在進行。
高郵是中國羽絨服裝制造名城,產業集群特征明顯,加工能力優勢突出。如今,高郵已成為一線品牌高端羽絨服裝制造的首選之地。高郵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邱加永介紹:“高郵現有紡織服裝企業400余家,規模以上企業近100家,熟練產業工人4萬人。高郵紡織服裝行業面對環保法規和相關標準的日益嚴格,綠色發展成為紡織服裝行業的指導理念,直接由計算機控制將染料和助劑噴印到織物上,噴印過程中不產生噪音和廢水、廢氣等,智能化印染產品,能夠對生產過程中的耗水量、污水和廢氣排放進行檢測,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和資源消耗。
射陽的紡織染整服裝工業區,這是江蘇唯一國家級綠色染整研發生產基地,區域環境影響報告通過省環保廳審批。基地建成2個萬噸級污水處理廠,日處理廢水能力6萬噸,日供水30萬噸,水質良好,為入園企業的建設和運行節約大量成本。產業園管委會經濟服務局局長謝亞成介紹,“企業從農民手中回收稻田秸稈,變廢為寶,精加工形成生物質顆粒,清潔供熱的同時也減少了秸稈焚燒的現象。”
徐州的“技術型選手”斯爾克集團主打異收縮復合絲系列女裝面料,負責人李夢潔介紹:過去由于工藝局限性,應用“兩步法”紡出的絲,質量穩定性不高,只能做粗紗;而復合絲所采用的“一步法”節約土地占用46%,減少廠房面積57%,每噸產品節約用電830千瓦時,節電41%左右,每噸產品物耗降低15Kg左右,每噸產品成本較兩步法降低1000元以上,大大降低了產品生產能耗。
環保與時尚如何交融共舞?盛虹集團運用最古老的“草木染”,提取茶多酚、梔子黃、黃岑等植物的成分,對天然纖維進行染色,從而創建了真絲草木染高端自主品牌,讓古老工藝成為時尚新寵。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唐俊松表示,盛澤作為絲綢之路起源地之一,積極推動及引領紡織面料向生態環保領域創新發展,才能讓盛澤絲綢成為更靚麗的“江蘇名片”。
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強調,服裝紡織作為“快時尚”產業,需以極低成本完成精密生產和快速上貨。江蘇多家紡織服裝企業負責人一致認為,只有乘上“綠色環保、智能制造、高效節能”列車,才能駛向產業提質增效的新時代。
|